而以下這裡有幾個我覺得寫的不錯的重點----

死亡:

              atordeath

    

    這整篇作品以死亡為始,死亡為終。

牽扯了兩個家庭中男主人的心境,但一個是意圖自殺,另一個是遭到攻擊。

死亡不是一個重點項目,卻正是每個人一生中會不斷遇到的課題:心情沮喪的想一死了之,但是人的眼光卻無法理解或認同這樣的心情;或者世俗無法理解或認同自己的想法而招致殺身之禍。死神出現的時刻總無法逆料。

在文字之中,一開始看見了"莫非定律"式的嘲弄最後則是對學術凌駕於道德之上的學究專家們冷眼的諷刺。


宗教:

             

異國婚姻往往最顯而易見的便是生活習慣的不同,而更扞挌不入的可能是宗教。

宗教入人心的力量不可能輕易撼動。

既然Zadie是英國牙買加混血兒,那麼天主教在她的心中應是很重要的指標。姑不論她是不是信徒,至少在她的長輩們心中,聖經的教義應極度的左右著他們的思想與生活,通篇都可以不斷看見引用的經文,顯現出Zadie對於教義的理解絕對不僅止於引用而已。

但另一方面,我們同時可以看見新新人類對於宗教信仰本身所施予無形壓力的抗拒與排斥。但對其揮之不去的結果,便成為心靈的爭戰,化成了親子之間的衝突躍然於紙上。

還有信仰帶來的末日迷思,正是信仰者不能不去面對的問題。有很多信徒因為太過在乎末日的到來而變成了迷信,在書末所提出的道德、信仰與學術理想的多方衝突,也顯得特別具有戲劇性。

另外Zadie對於回教的了解雖然看起來不算少,但是相對來說並沒有天主教那麼的深刻。不過對於可蘭經裏深沉文字的引用頗有以文譏文的味道:我不信你所信,你也不信我所信,我永遠不會信你所信,你也永遠不會信我所信。你有你的信仰,我有我的” (p.296)

像這種令人噴飯的引用反成為了Zadie借力施力的 神來一筆

寫景

Zadie對於劇情的敘述就向運鏡般流暢,你可以看到諸多剪輯的畫面或特寫或快轉或慢速運行著: (p.79)就跟以往每次一樣,她把門在背後狠狠甩上……以降,就快速的流動著愛爾沙娜的思想與動作:一瞬卅十六念般的躍動,目光所及,對白與一舉一動;

或是由第六章描述山曼德的外遇情節,可能前一刻說的是山曼德輕佻的言語,後一刻突然變成了親吻。也許你預期了事件的發生,但是它卻不以預期的方式出現。

重點在於外遇,劇情急轉直下分手卻只用了一句話打發,你可以說是營造了隨後出現的恨意,但是卻似鋪陳的有些草率。某些節點對後面的影響著墨的太少,反傳達的不夠明確。

最後一章的戲劇留白跳接效果充分發揮了文字的強大能力,出乎你能想像的結局,似幻若真(p.685以後)然後又再度跳過七年留下了下一代主人翁最終發展的畫面

你不能否認Zadie的文字以這樣的形式呈現她的魔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