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好的老師,我是有很大期待的.不過從小到大,我覺得遇見的好老師不多.碰到我這種學生,我想也許很多老師都得頭疼吧?但是也還好,在人生重大的時刻,身邊的老師或多或少,或好或壞的發揮了他們的力量.但無論如何,我深深的感謝他們,因為得到的結果在我人生看來都是好的.

只是,我告訴自己,我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希望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給幫助..

理想童年

黑柳徹子寫的《窗邊的小荳荳》是一九八一年日本最暢銷的一本書;至今十九年,總銷量超過六百萬冊,英譯本賣了八十多萬,中文版本則有好幾種。

我最近有機會重看《窗邊的小荳荳》。講談社的少年文庫「藍鳥系列」一九九一年收入了這一本,目前在市場的是第二十七版。年輕時候看過《小荳荳》的人,現在很多都做了父母親,能夠給自己的孩子介紹這樣一本好書,也算是人生樂趣。

那是一九三三年出生的黑柳徹子回想小學時代的故事,「小荳荳」乃是她的綽號。

從前在東京,有一所小學叫「巴學園」,學生總共才五十個人左右,教室用的是一班一輛電車廂。在戰爭時代的日本來說,「巴學園」是奇蹟般自由的學校,是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從歐洲留學回來,有獨特教育信念的緣故。

小學一年級的「小荳荳」很調皮。老師講課時,她不肯坐下,堅持站在窗邊跟行人聊天,甚至叫廣告音樂隊到教室內演奏。女老師拿她沒辦法,請她母親把孩子送到別的學校去。幸虧,母親找到了「巴學園」,非常合適於「小荳荳」的性格。小林校長經常告訴她:「妳其實是個好孩子」。

黑柳徹子寫,她幾十年後才明白了「其實」兩個字的含義。「巴學園」的小學時代,她只是天天過得很開心,當校長是好朋友,他願意花時間傾聽小孩子要講的話。

《窗邊的小荳荳》講述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小學一年級時候發生的事情。黑柳徹子四十年後回想當年寫,竟能記起很多細節,令人感嘆不已。這不外是她過了非常快樂的童年,後來也特別珍惜當年記憶的緣故。

很多大人喜歡看《窗邊的小荳荳》,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小時候能遇到小林先生那樣的好老師,能上「巴學園」那麼好玩的學校,能過「小荳荳」那麼充實幸福的日子,會多麼好!

實際上,大部分人的孩提不是很快樂的。所以,他們更嚮往「小荳荳」的世界。尤其,經常說「你其實是個好孩子」的小林校長是大家的理想。小時候,誰不曾渴望那樣的承認?

站在窗戶邊跟行人聊天的「小荳荳」,如果上今天的日本小學,一定給戴上「問題兒童」的帽子,因為她活潑的程度確實有所突出。六十年前的老師至多請「小荳荳」去別的學校,今天她說不定要去看醫生了。

所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 =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先在美國很流行,繼而日本也診斷了不少病例。醫生給問題孩子們吃的藥,本來是為了治憂鬱症的,據說「很有效」。

「小荳荳」沒有吃藥。東京音樂大學聲樂系畢業以後,她成了著名的電視演員,寫了好幾本書,也做聯合國兒童基金的宣傳大使。她寫道,小林先生曾重複說的那句話,多年來給了她很大的勇氣。

「如果沒有上『巴學園』,沒有遇到小林老師的話,恐怕我做甚麼,都離不開『壞孩子』的帽子,導致劣等感很強,長大為不知所措的一個人,」黑柳徹子在後記裡寫。今天的問題兒童們需要的,也許不是藥,而是小林先生那樣的老師。

我這次重讀《窗邊的小荳荳》,是為兒子找幼兒園的過程中,遇到了小林先生的名字。一所幼兒園的簡章上,印有一張照片,是小孩子爬上梅樹,靠花兒聞香的。顯然校方鼓勵著這樣的行為,我覺得很不錯。原來,這一所幼兒園是小林先生戰後創辦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巴學園」在美軍的空襲中燒掉。後來,小林宗作先生任職於國立音樂大學幼兒教育系,並創辦了附屬小學以及幼兒園。如今在日本各地的幼兒園非常流行的「節奏教育」(rythmique)就是他從法國直接引進,在日本大力普及的。

「巴學園」的歷史,實際上只有八年。但是通過一名學生的文筆,卻得到了永久的生命。《窗邊的小荳荳》的每一個讀者,都得到一點勇氣,是小林先生多年前播種開的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